大姑姐离 婚后带女儿一直住在娘家,弟媳不乐意了,认为她长期住在娘家是另有目的,多次想把她赶出家门,大姑姐:并不是她想像的那样。
俞大姐和前夫离 婚后带着女儿一直住在娘家,起初弟弟弟媳并没说啥。
俞大姐再婚后,女儿要上小学,她就把女儿和自己的户口都迁到了娘家,从此一家3口一直住在这里。
见姐姐始终没有搬走的意思,弟弟和弟媳非常不满。弟媳小李为此还和婆婆大吵了一架,俞大姐看不过去就替母亲说了几句,没想到小李上去就扇了她一巴掌。
父亲余大伯说:“女儿再婚后跟现在的丈夫一直住在家里,还生了孩子,由于女婿长期在外打工,老两口就帮着照料2个孩子,为此经常落埋怨,但话说回来,这毕竟是女儿从小到大生活的地方。”
于是就专门为女儿建了一间小屋,2个小孩跟着老两囗,俞大姐单独住在小屋里。
俞大姐说:“现在俩孩子还小,等女儿读完小学自己就搬走,但弟弟弟媳非要她现在就搬走。”
弟媳小李说:“大姐的孩子在这儿读书是没错,可她从未想着要搬走,也没跟她们商量过到底要住多久。而且姐姐还说家里的房子自己也有份,明显目的不纯。”
这时俞大姐母亲说:“儿媳就是想让女儿搬出去,看她一直住在这里儿子儿媳心里就不舒服。只要俩人一有矛盾,儿媳不是摔锅摔碗,就是砸门,脾气暴得很。毕竟是自己的亲姐姐,为什么不能在家里住。”弟弟小俞说到自己的姐姐也是一肚子火:“姐姐已经出嫁了,还有俩孩子,一家4口长期住在家里也不是个事。有些话还是早点说清楚了比较好,省得以后麻烦。”
俞大姐解释:“自己并没有像弟弟弟媳想的那样,要争夺父母的财产,只想让女儿在娘家把书念完。”
小俞说:“你们夫妻俩在家里一住就是好几年,从没说过啥时候搬出去。”余大姐一脸委屈地说:“刚开始自己住2楼,自从弟弟结婚后就经常吵架,于是她又搬到了1楼,但弟弟弟媳还是不肯罢休。没办法,父亲就给自己另建了一间小屋,搬了进来。”
有一次,弟媳不知道因为啥事又和母亲吵了起来,自己当然要站在母亲这边,然后弟媳就恼了,上来就是一巴掌。
弟媳说:“那你就该挨揍,活该。”
接着弟媳小李单独把调解员叫到一边,说:“姐姐离 婚后女儿是判给了她,但她根本没能力养活,就让公婆帮着带。
婆婆想让2个外孙都在这读书,但自己和老公不同意,毕竟还有姐姐的丈夫在。”
弟弟小俞说:“他们也不是不让姐姐在这住,只是自己的小孩也7岁了,该有自己的房间了,老跟她们睡一块儿也不是个事。”俞大姐说:“我已经搬出来了,等女儿上完学她就搬走。”
这时小俞又爆出一件事:姐姐现在的丈夫并不喜欢她的女儿,待她一点都不亲,对自己的儿子好的没啥说。
所以,姐姐暂时住家里也不是不可以,但自己小孩也大了,家里又没有多余的房间。
原来,小俞一家只有一个房间,现在孩子7岁了,希望给儿子安排一个单独的房间。
余大伯跟调解员说:“本来家里还有一间闲置的房间,因为儿子要和他们分开吃饭,于是自己就搬到了楼上,楼下这间腾出来当厨房。”
俞大姐母亲说:“儿子儿媳从没给过老两口一分钱,还总想让她帮着照顾孩子。女儿一个月给400块钱,有时也会多给个二三百。”
调解员劝儿子小俞,你们夫妻俩这么年轻不能总指望老人,万一哪天家里急用钱了咋办?
小俞说:“如果以后在一块吃饭了,他每个月愿意出600元补贴家用。”
结语:房子是父母建的,去留都应有父母说了算,都是一家人,何必为了钱财家产争来争去,毁了亲情。
更何况姐姐现在都住小屋了,弟媳就饶过大姑姐吧,自己住着老人的房子,没给过一分钱,也不帮忙还债,还老是惹是生非。
在儿子看来,他们跟父母生活在一起就是天经地义,当女儿的就不行,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但在父母眼里,他们都是自己的孩子,总想做到一视同仁。
手足之情是我们这一生更为宝贵的情感,等到有一天父母老去,兄弟姐妹才是陪伴我们一起的人,所以,请善待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