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是部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相传上古大神伏羲的小女儿在洛水溺毙后封为洛神。因曹植的一首《洛神赋》为三国时期这段关于曹氏父子的历史故事添加了人性化的情感元素赋予了丰,邺城城门内袁氏遗孤劝家中余下家眷赶紧趁乱逃命然而其儿媳甄儿却不肯离开。攻门依旧还没有可观的进展大儿子曹丕奉命不惜一切代价拿下邺城。曹植亲自击鼓,但是相比于其他美女来说被称为三国第一美女的洛神甄宓的结局却最为悲惨她去世后竟被“披发覆面”。
洛神是神话故事吗
洛神即宓妃,是中国先秦神话中,黄河之神河伯的配偶,司掌洛河的地方水神。在中古时期宓妃形象得以丰富和发展,逐渐变身为世俗的美人,成为男性文人寄托情感的对象。
传说:洛神名为宓妃,是伏羲氏的女儿。因迷恋洛河两岸的美丽景色,降临人间,来到洛河岸边。加入洛氏民族把从父亲那儿学来的狩猎、养畜、放牧的好方法也教给了有洛氏的人们。
这天,宓妃拿起七弦琴,奏起动听的乐曲来。这琴声被黄河里的河伯听到,河伯看到宓妃,一下子就被宓妃的美貌所吸引。于是河伯化成一条白龙,在洛河里吞没了宓妃。宓妃溺于洛水为神,称谓洛神。
曹植在获得甄后遗枕后感而生梦,因此写出《感甄赋》以作纪念,明帝曹睿把其改为《洛神赋》传世。把甄后与洛神相提并论,实际上也是一种对甄后的怀念和寄托。《洛神赋》通篇言辞美丽,描写动情,神人之恋缠绵凄婉,动人心魄。顾恺之读后大为感动,遂凝神一挥而成《洛神赋图》。
百度百科-洛神
关于洛神的传说有哪些
洛宁县西长水村有座洛神庙,不知建于何朝何代。每年正月十五夜晚,人们成群结队去洛河边放河灯,祭洛神。这一风俗源自一个美丽而又悲壮的古老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西长水一带居住着一个原始部落,首领有洛氏,聪明、勇敢。他有一部《洛书》,能卜卦、记数、医病。有洛氏带领人们上山狩猎,获得的食物都公平地分给每一个人。
大家都很拥护他。后来洛河流域所有部落的首领因为佩服有洛氏的品德和才能,都愿意和他结成联盟,听从他的指挥。一天,各个部落首领聚集在西长水这个地方祭告天地,歃血为盟。这个部落联盟就叫有洛氏方国。
有洛氏听说在遥远的东方有个宛丘国,国王伏羲会结网捕鱼,还会训服野兽,让它们听人使唤。他决心去那里学习他们先进的捕鱼和训兽技术,为方国的人们造福。他向着太升起的方向走啊,走啊,走了七七四十九天,终于到了宛丘国。
有洛氏对伏羲说:“请你教我捕鱼、训兽,让您的恩惠遍布天下。”伏羲见有洛氏聪慧、勇敢,非常高兴,把美丽、善良又会结网、训兽的女儿嫁给了他。
有洛氏把《洛书》送给伏羲作聘礼,和妻子一起回到了自己的方国。有洛氏方国的人们亲切地称伏羲的女儿为宓妃。宓妃教会了人们结网捕鱼,养牛、羊、鸡、狗。从此,有洛氏方国更加富裕兴旺,人们又尊敬地称她为“洛妃”。
那时候,黄河岸边也有一个方国,国王有河氏听说宛丘国的公主美如天仙,便带着《河图》去求亲。伏羲见《河图》与《洛书》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禁大喜。有河氏趁机提出要娶公主为妻。
伏羲告诉他,女儿已经嫁给有洛氏了,有河氏无可奈何回国后,一直没有放弃得到宓妃的念头。当年初,他发动突然袭击,杀死了有洛氏,并扬言:如果得不到宓妃,就杀死有洛氏方国所有的人。宓妃强忍悲痛,对有河氏说:“我要为有洛氏守孝一百天,才能嫁给你。
明年正月十五,你用花船来迎娶吧。不然,我现在死给你看!”有河氏见宓妃答应嫁给自己,就带兵回国打造花船去了。
宓妃一面派人去宛丘国求救,一面叫所有的人躲进了山林。她独自在洛水岸边祭奠丈夫,等待宛丘国的救兵。正月十五那天,有河氏带了许多士兵开着花船来了,而宛丘国的救兵却没到,无奈的宓妃被拉上了花船。
船到洛河中心,宓妃突然纵身跳入水中,不见了踪影。有河氏气急败坏,要屠杀有洛氏方国的人。但上岸后没找到一个人影,只得回国去了。
再说伏羲接到宓妃告急的消息,派后羿率兵赶去营救。后羿赶到有洛氏方国,得知宓妃已经投洛水而死,便追到有河氏方国去为宓妃报仇。有河氏拼死顽抗,被后羿一箭射中左眼而死。从此,有洛氏、有河氏两个方国的人都臣服了伏羲。
第二年元宵节,伏羲来到洛水岸边祭奠宓妃。人们扎了许多花灯,放入洛水为宓妃的灵魂引路。以后,西长水村的人年年元宵节放河灯,形成了一种习俗。他们都说,宓妃已经成为洛水之神,保佑着这一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人们又在村子里盖庙、塑像,纪念洛神。
洛神的传说是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在神话传说中,江河湖泊都是有神类居住管理的,譬如四海中的龙王兄弟们。洛河,在文化的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自然也有着丰富的传说。
据说,掌管洛河水印的"洛神"是位仙女,以前,人们都认为她是伏羲氏的女儿宓妃。洛阳市河回族区洛川街旧有洛神庙,俗称洛川奶奶庙或宓妃庙,面临洛城,可惜抗日战争期间被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