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国高质量发展,完善我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作出的重大决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省领导小组会议、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和各类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推进实施工作,特别是去年年底召开的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对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了更加深入和明确的要求,切实扛起江苏责任、体现江苏担当、作出江苏贡献。
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今年以来,我市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有利契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坚持在产业发展上全链条对接、南北挂钩上全方位拓展、交通建设上全区域联通,致力推进赶超发展,更好地融入和服务全省、全国发展大局。
全链条对接
加快产业协同发展
前不久,宁波瑞邦化纤有限公司签约投资宿迁。“我们计划投资50亿元,在运河宿迁港产业园兴建江苏华邦项目。”该公司董事长徐立军说,围绕打造新兴纺都目标,宿迁已落地恒力新材料等一大批重大项目,化纤产业集聚发展优势愈发凸显,“我们果断把事业向宿迁拓展,这也顺应了长三角产业转移趋势。”
这也是我市精准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成果之一。今年以来,我市坚持在产业发展上全链条对接,全力推动农业、制造业、旅游业等一二三产业全方位、深层次融入长三角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与长三角产业配套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项目融入助力产业融入、以产业融入推进区域融入,我市坚定不移招大引强,加快建立联动式产业对接落地机制,全力攻坚龙头型、平台型、基地型项目。上半年,全市新签约项目190个、协议总投资2465.1亿元。其中,新签约10亿元以上项目85个、超50亿元项目18个、百亿元级项目4个,协议总投资2208亿元。此外,全面打通项目落地转化通道,落细落实项目建设计划安排,切实将招商成效反映到工程的“实物量”上。325个市级重大产业项目中,上半年已开工在建的项目286个,开工率为88%;年度计划投资1943.8亿元,上半年已完成投资822.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2.3%,完成上半年目标的106.5%。
“一体化”并非“一样化”,唯有不断放大比较优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更多发展红利。为此,我市着眼塑造优势,围绕“6+3+X”制造业产业体系,紧扣20条重点产业链,加快发展光伏新能源产业、打造光伏之都,深化发展京东总部经济、打造电商名城,大力建设“中国酒都”、打造江苏省酿造产业园。
为充分发掘农业大市优势,我市还创新以群链式发展提升农业产业能级,大力推动河蟹、花木、食用菌三大产业集群和稻米、果蔬、肉禽、生猪四条产业链建设。上半年,农业群链年综合产值达425.8亿元,同比增长10.2%。我市还持续深入实施服务业三大行动计划,大力推进100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加大皂河龙运城、新盛街文化街区等项目推进力度,并已成功举办2023中国酒都(宿迁)文化旅游节等系列活动。全方位拓展
深化南北挂钩合作
突出抓好苏宿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全力推动共建园区优化升级;建设首家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率先探索“共享用工”;编制完成苏宿工业园区拓园市政专项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三级规划体系编制累计完成21项,进度达78%……上半年,我市全方位拓展南北挂钩合作。
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是着眼我省区域发展特点制定的重大政策。苏州与宿迁南北挂钩合作已经走过成就辉煌的21年,双方的合作理念,实现了从挂钩到共建,再到共赢的全面转变;双方的合作方式,实现了从项目到产业,再到全域的延伸拓展;双方的合作范围,实现了从市级层面到县区,再到乡镇的有效覆盖;双方的合作园区,实现了从建区到开发,再到拓园的滚动发展。
在此基础上,我市今年抢抓省委、省政府谋划新一轮南北协调发展、苏宿两市签订新一轮挂钩合作协议的宝贵机遇,创新和拓展苏宿南北挂钩合作机制,努力在产业、教育、医疗、文化、干部交流等方面,进一步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加快探索形成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的示范成果。
作为两市合作共建的市级平台,苏宿工业园区以拓园发展为契机,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区域跨界合作园区”目标,承压奋进、负重前行,在疫情防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拓园发展、深化改革等方面攻坚突破,努力用“双面绣”织就新时代共同富裕繁华图。1至6月份,园区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23.4亿元,进出口总额达5763万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6亿元,在全省共建园区考核中实现“十一连冠”。“南北共建不是单纯的强帮弱,而是南北两地优势互补,共同做大发展的蛋糕,实现共同富裕。”苏宿工业园区有关负责人说,当好南北共建的桥梁纽带,园区持续激发内力、借助外力,积极把苏州“娘家”的产业、科技、人才、管理等优势与宿迁“婆家”的资源、环境、空间等优势有效对接,实现南北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协同发展。
此外,我市深化开展共建园区省级标准化试点,推动以苏宿工业园区为主体的共建园区“1+5”联动发展。将标准化工作和共建园区建设相结合,在全省乃至全国尚属首次。
全区域联通
推动交通内畅外联
虽是内河港口,运河宿迁港现已开通5条航线,每周航次超过50次,年货物吞吐量达1000万吨,且正加快推进扩容提升二期工程建设,加速迈向“千里运河第一港”,展现出我市打通融入区域一体化的交通“大动脉”的决心和成效。
融入区域一体化,交通建设至关重要。我市今年全力策应交通强省建设,大力实施交通提质行动,加快建设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强化运河宿迁港与苏北现代物流“金三角”联动发展,加快形成内畅外联的“公铁水空”大通道。
记者了解到,我市今年统筹安排交通重点建设项目53个,年度计划总投资138.9亿元。面对项目建设年度计划投资额创建市以来新高,且疫情再次来袭带来的不利影响,我市持续发挥全市交通重大项目责任团队作战优势和挂图作战工作效能,采取联动督查督办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抓质量、促进度、解难题。
数据最能说明成效:上半年,全市交通重点建设项目已完成投资69.05亿元,占上半年投资计划的125.8%,同比增长9%。其中,列省交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4.47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2.9%,同比增长43%,增速排名全省第三。
合宿铁路用地预审获批,潍宿铁路用地预审即将报自然资源部审查,宿连高速公路一期、盐洛高速公路宿泗段、京沪高速公路沭阳段改扩建等工程均超额完成上半年投资计划,宿连航道一期加快推进船闸、航道工程建设,洋河大道、徐淮路改造项目建成通车……各项交通重点工程建设大干快上,不仅提升了城市功能,也增进了民生福祉。作为我市中心城市快速路网“二环十射”的重要射线,洋河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北起325省道、止于市洋河新区古黄河大道,采取分离式立交桥跨越,全线不设红绿灯,已于今年4月28日建成通车。“走改造后的洋河大道,从主城区到市洋河新区时间缩短到15分钟。”经常往返宿迁主城区和市洋河新区的市民张思思欣喜地说。
在交通重点工程建设中,我市还不断强化品质工程创建。宿连高速公路一期、宿连航道一期、北京路和迎宾大道二期快速化改造4个项目入选省级品质工程创建示范项目,目前正全力打造宿迁交通工程新样板、精品牌。
一体化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全市各地、各部门正抢抓机遇,厚植地域特色、彰显功能定位,主动作为、大胆突破,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高水平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速新闻记者 高云龙
编制 张海南
图片来自速新闻云图库